点小爱好暂且不提,萧君泽每日还是起早贪黑,认真巡视着襄阳这几年来的变化,调整着新政策。

这四年来,襄阳的发展非常迅猛——在度过了原始的积累阶段后,熟练的工人、机器、稳定的供应链,会飞快积累出更多的资本,而资本一旦开始扩张,便会如洪水一样将身边的一切都席卷奔流进历史的长河之中。

在激烈的竞争中,很多人为了多赚些钱,有三条路:压榨工人、提高效率、降低原料成本。

襄阳在先前招开的小会议上,给各地分配了大量的用工名额,每地都有乡老的有这些后台支持,他们天然抱团,这里的工坊也不敢压榨太多,便更多在提高效率和降低原料成本上想办法。

草原羊毛在这些年的搜刮下,已经到了产量极限,毕竟草场就那么大,再多只会把草场啃坏,哪怕向西域、河中等地收刮,但毕竟太远,成本下不来。

而很快就有聪明人想出新办法——混纺,羊毛、兔毛、生丝、熟麻、只要是能扯线的,都被他们试过一轮,在这一轮的试验中,几乎每个工坊都有自己秘密的混纺技术,每种原料的配比、流程的修改,几乎一天一个模样。

不只发如此,以有纺线织布同时进行的织坊,如今已经开始了更进一步的分化,有至少三十家的织坊已经完全改成了纱坊,他们只提供纺好的纱锭,不再进进织布。

而织布的工艺、面料,甚至染色、提花,都已经开始进入分化期,围绕着这座城市,这里开始孕育出一个巨大的纺织业集群。

他们对改进工艺、发明新的配方有着几近疯狂的执着,在这里,无论男女老幼,只要有着一手高超的技艺,便能住上大院子、每日有酒有肉,被人羡慕追捧。

纺织业的兴旺发达也带动了机械、钢铁、河运的飞快发展,成为了襄阳的工业引擎,吸引了巨量人口,而源源不断地人口,又催生了玻璃、药品、书籍、报刊、书院的发展,由此循环往复。

“……这就经济的力量,”一边巡视,萧君泽一边给崔曜讲解工业中的发展路线,“有这个优势在,只要保持住,便会和其它城市拉开更大的距离。”

“……原来如此,主上,给您说件趣事,那北朝每每派人来观摩学习,还花大价钱,想把这里几座在织坊迁到洛阳,”崔曜忍不

章节目录